格賓網拋石在生態型河道建設中的應用案例
四川江堤護岸加固工程主要是對位于四川南充河堤護岸進行除險加固,該地段下游區域建設目的以防洪為主,與濱河綠化提升工程相結合。護岸基礎采用格賓網拋石,護坡采取混凝土預制塊壘砌,工程全長約5公里。采用這種結構主要是因為格賓網適應變形的能力較高,應用范圍也較廣,一般常用于公路、航道、鐵路、江河湖堤等工程的護坡、護岸工程,但在軟土地基地段、沉降不均勻山坡地段及橋墩上下游、水閘上下游水流沖刷地段也尤為適用。格賓網的柔性結構能夠適應基礎與河床一定程度的不均勻沉降和變形,以及水流沖刷導致的局部沉陷,無結構縫、整體結構有延展性;透水性好,結構的自然透水性使結構后部的土壤固結,利于坡岸穩定、水土保持;網籠用經防腐蝕處理的低碳鋼絲編織而成,經久耐用,表面還加了PVC保護層,耐腐蝕性好可增加使用年限;組裝方便可按設計綁扎組裝成各種形狀,連貫為一個整體;施工便捷可采用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方法,施工進度快,可達到傳統剛性結構施工的3-5倍;經濟適用可因地制宜利用當地石料資源;最主要的是該結構能與周邊環境結合,石縫間長出綠色植物,實現生態環境的迅速恢復與重建,滿足水土保持、消聲斂光、綠化美化環境的要求。
對于水利市政工程,首先應考慮其是否安全。生態型河道建設并非要求我們可以追求某種形式、形成一個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概的排斥硬質工程,而是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開展河道整治,在確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形態的簡潔樸素、自然通暢、水質改善、水體調活的局面。事實上,水利工程的建設本身就是對自然原生態的一種破壞,只是在整體權衡利弊時若認為這種破壞利大于弊就去實施。生態也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動態平衡的。因此,建設生態型水利工程時必須極大地關注恢復或重建陸域和水體的生物多樣性形態,盡可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硬質工程。河岸選擇栽種的樹種、草種盡可能用本地、土生土長、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的,由此來充分體現河道整治的生態理念。